孩子遭“拍打”后跳楼受伤 家庭教育不能乱来-凯时尊龙官网
近日,一起家长追打孩子导致其坠楼的事件,让不少网友备感揪心。6月26日,安徽合肥市长丰县公安局通报称:事件系母亲担心孩子坠楼,用棒状物拍打、规劝其进屋。后孩子跳楼。坠楼男孩多处骨折,肺部挫伤,暂无生命危险,相关情况正在进一步调查处理中。
网上流传的那段视频,相信很多人都看到了。视频中,小男孩站在五楼的室外空调机上,尽管楼下有人不断呼喊“不能打了”,还是有人从窗户伸出棍棒,对小男孩进行击打,最终小男孩从空调机上一跃而下。
面对这样的画面,不论男孩的家人是否真的出于“规劝”的动机击打男孩,人们都很难理解其行为逻辑。所幸小男孩没有生命危险,但通过“用棒状物拍打”让孩子回屋,不仅不符合常理,也有极高的安全风险。不管怎么说,对家长而言,当孩子站在室外高空躲避时,好言相劝都是最正确的选项。事实也证明,连续的击打,成了这起事件中孩子跳楼的直接诱因。
事件之所以引发关注,是因为很多人担心孩子遭遇家暴。在任何情况下,对未成年家庭成员施以暴力,都不是纯粹的“家务事”。家长是孩子的监护人,这3个字是一分沉甸甸的责任。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受到法律的严格保护,这是现代文明和法治的基本原则。
有的家长以为,孩子是自己的,想打就打,想骂就骂,外人无权干涉。甚至有传统观点认为,孩子“不打不成器”,打孩子是为孩子好。把暴力当成正当的管教手段,这种陈旧的家庭教育观,是对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漠视,更是对法治精神的僭越。
本次事件的前因后果,还有待详细调查。从家长的狠心操作看,人们有理由怀疑,孩子平时过的是什么样的生活。所以,孩子跳楼之前到底发生了什么,家长是不是曾经殴打孩子,都应该调查清楚、依法处理。
此事也再次引发舆论对“打孩子”的关注。在这起事件上,我们并不缺少法律条文,最大的难点在于,如何让法律真正打破“家务事”的传统观念,将“关起门来”实施的家庭暴力纳入社会化解决的框架之中。一方面,有关法律法规必须严格落实,对于家暴情节严重的监护人,该剥夺其监护资格就该果断剥夺。另一方面,对遭受虐待的孩子,该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的也要及时申请,派出所、居委会等机构也应该加强监督回访,为孩子的身心健康构筑社会性的监督、防护力量。
家暴本身具有隐蔽性,未成年人又不具备自主维权能力,在此前提下,处理此类事件,一定不能“和稀泥”。只有让法律严起来、让社会监督硬起来,家长们才能真正意识到,家门之内不是法外之地,家庭教育不能为所欲为,肆无忌惮地对孩子使用暴力,必然付出沉重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