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论|“机器人院士”:我们离“真·机器人”还有多远?-凯时尊龙官网
扫地机器人为什么叫扫地机器人
而不是扫地机器?
工厂里的机械臂
为什么也叫机器人?
从“机器”到“机器人”
未来还有哪些可能?
……
6月24日,第六届世界智能大会在天津开幕。生活中的各种“机器人”,是会场内外最可感的“智能”。扫地机器人、炒菜机器人、建筑机器人……这些“不成人形”的机器人,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但你可能也会好奇——想象中那个更聪明更似人的机器人,还有多远?
大会期间,央视新闻《相对论》记者庄胜春对话中国科学院院士丁汉。他是华中科技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未来技术学院院长,也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机器人化智能制造”基础科学中心首席科学家。这位“机器人院士”给出答案:“机器一定会走向机器人,走向智能机器人,但走向智能的过程是曲折而漫长的,需要以坐‘冷板凳’的精神坚守,攻下技术的碉堡。”
说起人们关于扫地机器人的疑问,丁汉笑了:“扫地机器人,实际上就是扫地机器”。他认为,如今“机器人”的概念已被泛化,“能替人完成一些枯燥乏味的工作,都把它概化为机器人。但这跟人类期望的,能与人相处、理解人类意图的真正机器人,差别还很大。”
“机器人要变得聪明一点,还是跟人工智能的结合要进一步加强。智能和机器人的结合,会赋予机器人更多功能。”虽然丁汉的主攻方向是工业机器人,在第六届世界智能大会上,他最关注的,也是围绕消费端智能产品的更新迭代,比如智能健康监测、自动驾驶技术等。“智能趋势不可逆转,智能会变得无处不在,未来空间非常大。”
与此同时,丁汉也提示,在智能产品、智能制造领域,要防止“炒概念”,关键还是要看产品。
庄胜春:疫情期间,无接触生产、无接触经济凸显了智能的重要性,您怎么看现在的趋势?
丁汉:长远来讲,企业走向数字化转型是必须的。数字化之后,生产质量能够稳定,生产经验可以传承。有了数字化,再有智能化提升。但是走向智能制造的过程,需要根据产品生产特性来决定。在一些车间,很多工作目前机器无法取代,还要靠人来完成。有些技术目前满足不了工业转型的需要,就不能去片面追求“黑灯工厂”,不能以“黑灯工厂”作为制造发展的最高水平。
庄胜春:目前存在这样的误区吗?
丁汉:确实是。其实是不是完全的“黑灯工厂”问题不大,有两盏灯是亮着的又有什么关系?以前讲机器换人、人换机器这种说法都有片面性,最高境界还是人机共融,人发挥人的最大优势,机器发挥机器的最大优势。
这,是你想象中的机器人吗?
丁汉认为,虽然我国机器人技术起步较晚,但随着国家推动数字化转型,机器人应用范围越来越广。这些他看来“颇为厉害”的国产机器人,或许与人们想象中的机器人不太一样,却覆盖“海陆空”,在我国核心领域都具有突破性意义。
每当有人问到“为什么机器人研究多年,似乎没有看到非常大的突破?”丁汉都直言不讳,“机器人是多学科的交叉融合,一方面需要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同时还要新材料、传感、驱动、芯片技术等众多领域的突破,这个过程会比我们想象的更漫长。”
庄胜春:在您研究的科学领域,亟待突破的“卡脖子”问题是什么?
丁汉:在工业机器人领域,重载、高速、高精的机器人,我们国家还有很大进步空间。高端应用机器人也存在“卡脖子”问题。像康复机器人,可穿戴的最大问题是材料没过关,穿在身上很笨重。要想把它做得很轻,目前很难,技术的进步和人类的想象有很大差别。未来技术的突破是无止境的,机器一定会走向机器人、智能机器人,但走向智能的过程是曲折和漫长的。随着信息技术、传感技术、新材料技术的突破,机器人技术会不断提升。
曲折漫长的进程中,怎么突破?
去年,华中科技大学成立了未来技术学院,成为全国十二所未来技术学院之一,丁汉任院长。首批120名学生是从全校27个院系众多报名者中层层选拔出来的。
什么是未来技术?丁汉认为,其最大特点就是要打破从前的专业边界,机械工程、生物医学工程、人工智能……互融互通,通过学科交叉培养学生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越是前沿、看似光鲜的科技领域,越要耐得住“冷板凳”。
庄胜春:又到高考填报志愿时,如果有网友问您要不要报考机器人相关专业,您会怎么答?
丁汉:机器人专业跟其他专业相比,既有硬件,又有软件,既看得见,又摸得着。如果是喜欢挑战性学习并且对机器人很有兴趣的孩子,这个专业可以锻炼各方面能力,是个很好的选择。
庄胜春:去年开学典礼上,您说过一句话:为国家科技发展坐八年“冷板凳”。
丁汉:实际上八年都是最短的。任何一个技术的突破需要八年、十年,甚至二十年这样的长期积累。现在讲的“弯道超车”是没有捷径可走的,只有反复坚守。在建设制造强国的过程中,会有很多“碉堡”,我们能攻下一到两个“碉堡”,也就无愧于这个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