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十年:新产业集聚 新机会涌现-凯时尊龙官网

作者:王海涵 王磊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年09月19日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海涵 王磊

在安徽合肥的街头,代表新能源汽车的绿色车牌如今随处可见。“要是没见着新能源的车标从眼前驶过,反而会觉得奇怪。”1989年出生的章新龙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章新龙在合肥工作、生活多年,亲身经历了合肥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2021年初,他所供职的工作团队还只有十几人,如今已扩展到60多人,他也成为了蔚来汽车合肥区域公司能源部的负责人,主要工作之一是解决新能源车主们的充电需求。

近年来,安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在过去的这一年,合肥新能源汽车产量达14.5万辆,同比增长148%。以合肥、芜湖为中心,安徽逐步构建起了涵盖整车、电池、电机、电控的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体系。

江淮蔚来合肥先进制造基地。受访者供图

聚焦“芯屏汽合”“急终生智”等产业领域,安徽合肥等地逐步构建了完善的产业体系,城市面貌也焕然一新。就在几年前,还有不少当地人自嘲居住在“中国最大的县城”,产业体系落后。

近十年间,类似的变化也发生在杭州、成都、合肥、重庆、武汉、长沙等新一线城市。凭借自身资源禀赋及产业优势,这些城市吸引了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智能终端、生命健康、装备制造等先进产业聚集,不仅带动当地就业增收,也为许多年轻人干事创业、定居安家提供了机会。

引入龙头企业,新老品牌齐“扎根”

时间拨回2018年,新能源汽车产业刚起步,使用体验还不理想。为了解决一些用户的“里程焦虑”,有些新成立的造车“新势力”企业投放移动充电车,在用户外出遭遇电量不足时提供充电服务。

但这些年,随着新能源设施布局完善,用上移动充电车的概率越来越小了。最近,合肥的蔚来汽车车主还迎来了科技感十足的换电池体验——驾车进入泊车位后,在手机下单,在车内屏幕点击“开始换电”,换电站会和车身自动连接,小型机器人将旧电池取下,将新电池仓装好,车主无需下车,不一会儿就可以满电重新出发。

“眼下,一个换电站日均服务量达300多单,一个电池仓容纳13块电池。预计年底,我们还会继续迭代技术。”章新龙说,截至今年7月,合肥已建成各类公共充电设施1.41万个,初步形成市区2公里充电服务圈,这大大减少了观望者对新能源汽车的“里程焦虑”。

许多造车“新势力”品牌扎根合肥的同时,不少老牌车企也在积极转型,拥抱年轻用户。

2018年,江淮汽车和大众汽车集团共同出资打造的首款新能源汽车思皓面世,瞄准的正是年轻的中国消费者。他们发现,中国的95后和女性是小型纯电动车的新一批消费群体,他们爱尝鲜,重视个性与审美。针对这些特点,思皓新能源团队在2021年打造了不同外观的特别版车型,融入魔法泊车、花样座舱及魔力钥匙等青春元素。

最近三年间,合肥注重引入龙头企业,累计签约新能源汽车产业重点项目158个。2021年,签约重点项目52个,总投资976.43亿元,同比增长近3倍。当前,合肥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聚上下游规上企业305户,越来越多“合肥造”新能源车驶向全国。

大众汽车(安徽)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地政府为外资企业创造的良好投资及市场环境,以及高素质的本土人才、人才引进、创新战略等政策支持,是吸引他们扎根合肥、发展新能源汽车的重要原因。

目前,大众汽车(安徽)研发中心二期工程正在建设中,其中研发测试场预计将于2023年年中竣工。上述负责人说,未来,会有更多面向年轻用户的车型从这里走出,也将培养与吸纳更多优秀的年轻人才。

大众(安徽)年轻员工在车间工作。受访者供图

产业配套“强起来”,创新企业加速聚集

随着更多龙头企业扎根于此,越来越多年轻的创业者也开始在安徽聚集,探索更多创新机会。

1982年出生的习清平是优旦科技联合创始人、副总经理,从在合肥工业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后便留在合肥,一直希望干出一番事业。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兴起,他敏锐地观察到,锂电池的应用场景还将不断拓宽。

2016年,习清平与创始人伙伴们在合肥市经开区创办了安徽优旦科技有限公司,专门从事ibms(智能电池管理系统)的研发、制造。据他介绍,新能源汽车所用的锂电池往往很“娇贵”,而智能电池管理系统就像是内嵌入电池系统的“大脑”,可以通过感知电压、电流、温度来估算电池状态,控制电池的输入输出,实现电池安全、高效运转。他们研发的ibms产品,未来可以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工程机械、轻型车辆等领域。

经过6年发展,习清平参与创办的这家公司已经发展到了100多名员工,其中50%以上是研发人员。“每次面试时,新人都会谈及,行业土壤和好的政策是吸引他们的主要原因。”他说。

随着头部企业在合肥“扎根”,许多产业配套也“强起来了”。习清平说:“从供应链端到客户端,能找到很多本地的凯时kb88手机客户端的合作伙伴。眼下,我们信心十足。”

这份信心也传递给了产业链上的其他企业,从而进一步加速更多科创企业在这里聚集。

更轻、更薄、更长续航的锂金属电池,被视为动力电池行业下一个“高地”。经过近两年的研发后,安徽盟维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最近在合肥市经开区实现了新一代锂金属电池能量密500wh/kg的重大技术突破。这项技术如果进入市场,能使当下电动车的续航里程增加近一倍。

盟维科技年轻研发人员在工作。受访者供图

80后的盟维科技联合创始人兼ceo周莉莎说,企业全球首创的锂金属电池自动制造线将于今年第三季度投入使用,未来锂金属电池对于合肥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推动作用值得期待。作为创业者,她对企业的未来发展很有信心,“研发团队以80后、90后为主,我们正在共同努力寻求新的技术突破”。

真金白银鼓励科研,补上人才短板

合肥工业大学车辆工程系主任、安徽省智能汽车工程实验室主任张炳力教授2001年开始新能源汽车研究。他认为,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新四化”是合肥新能源汽车转型升级的方向。但产业链目前最缺的是核心技术研发和高级管理人才。

在这方面,行业领先企业正在努力弥补短板。2021年以来,已有几十位人工智能、自动驾驶、智能硬件等领域高级技术人才加入蔚来汽车;今年,蔚来中国总部的校招生offer发放同比去年增加2倍多,研发岗占比超60%。而在大众汽车(安徽)的校招岗位中,研发、生产和信息技术是毕业生的热门选择。

采访中,很多企业也表示,急需有行业经验的软件开发工程师、系统工程师等人才。因此,高校的人才培养也显得至关重要。

早在2012年,合肥工业大学就在车辆工程专业中设置新能源汽车方向。2021年,学校在国内率先创办智能车辆工程专业,培养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合肥还打造建设汽车技术与装备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等省级以上创新平台60家,吸引更多人才。

“眼下,合肥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本地配套率有待提高,产业端与教育端的人才培养和引进要继续发力。”张炳力说。

日前,安徽省发改委印发的《支持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提质扩量增效若干政策》明确指出,将实施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技术创新工程,明确对经审核认定的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项目,给予承担单位投入最高20%的补助,单个项目省级补助金额最高为1000万元,用真金白银鼓励科研。

“鼓励高校院所开设新能源汽车相关专业课程,培养符合产业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合肥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支持龙头企业设立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等平台,依托“全球云聘会”“智慧合肥高校行”等品牌活动,引进来自全球的汽车行业领军人才、紧缺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为产业发展注入青春动能。



【责任编辑:宁迪】

70名设计师耗时4年,为京城一条700年老街换新颜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10-08 15:07:52

对爱书的人来说,在北京是幸运的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10-07 15:13:47

湖北孝感:消防官兵唱响《我和我的祖国》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10-07 18:08:34

亚洲最大元宇宙剧场还原红旗渠修建场景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10-04 13:20:51

九月初九重阳至,盼时光慢慢流淌 亲人《久久》相伴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10-04 10:00:07

《新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5》于国庆开启神奇太空之旅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09-30 10:28:4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