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难中守护上海 青年冲在战“疫”一线-凯时尊龙官网
4月18日,广西南宁东站,医务人员乘坐动车前往上海,助力疫情防控工作。当天,第三批广西援沪医疗队启程奔赴上海。中新社记者 黄艳梅/摄
4月15日,在上海长宁区盒马星空广场门店,曹冉(右)和徐清秋在理货盘点。曹冉和徐清秋夫妇是盒马成都一家门店的员工。曹冉负责理货盘点,徐清秋负责拣货。4月13日原本是两人约定拍婚纱照的日子,小两口临时决定取消婚纱照拍摄,一起随团队前往上海。 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摄
4月18日,上海市浦东新区,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东院急诊科重症监护室,一名医护人员正在擦拭设备。原本这些工作由保洁人员负责,上海封控后,部分病区保洁人员因小区封闭无法到医院,或因担心感染风险未能返岗,这些工作如今只能由医护人员承担。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强/摄
3月至今,上海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处在艰难阶段。随着医护、公安、保供、社区等各岗位人员和志愿者的奋战,上海的情况正在好转。
在4月18日举行的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卫健委一级巡视员吴乾渝介绍,近三天,浦东新区、松江区和青浦区疫情总体呈持续下降趋势;闵行区、徐汇区等8个区疫情总体处于平台波动状态;普陀区和静安区疫情有所反弹;奉贤区、金山区和崇明区疫情持续低位,基本趋稳。
目前,上海正全力推进疫情社会面清零攻坚。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在采访中注意到,从大学生到团干部、青联委员,上海青年群体在这场战“疫”中挺身而出、守在一线,都在贡献自己的力量。
人力、物力、智力齐上阵
黄浦区青联委员、上海市君和律师事务所主任潘雄是一位有爱心的80后青年,3月下旬以来他已经参与了至少两轮志愿者服务。由于此前核酸异常,他前两天刚从隔离酒店回到家,目前正在居家隔离和办公。
3月19日,潘雄报名了区青联的志愿者活动,在工作地点打浦桥街道,他负责给街道疫情防控指挥部和食堂送物资。“指挥部处在疫情最严重的地方,条件也比较艰苦,那天我负责的是下午5点到夜里11点的夜班,运送的物资包括食品、饮料、折叠床、被子等,行李箱塞满了大巴,座位上也都堆满了。那天看到有志愿者同伴刚从闵行做完志愿活动就坐地铁赶过来,我心里很有感触。”
3月下旬,潘雄和其他几位青年律师一起,加班加点参与编写了《黄浦律师助力社区疫情防控法律问答手册》。3月28日上海开始分级封控管理后,他又报名成为社区核酸检测志愿者,负责维持队伍秩序、帮老年人调二维码。“记得那天特别忙,前一晚我加班到凌晨,核酸检测从早上7点多开始,志愿者6点就要报到。整个小区有7幢楼,时间持续得比较长,但大家素质都很好,都能遵守秩序。”潘雄说。
作为一名上海市民熟悉的滑稽戏演员,黄浦区青联委员陈靓最近无法在舞台上和大家见面了,但他却一直很忙:忙着向市民宣传配合防疫、不信谣不传谣;忙着在小区担任志愿者,负责维持核酸检测秩序、搬运生活物资等。
黄浦区青联秘书长刘映欢告诉记者,区青联委员中,有不少是医生、教师,一直在坚守岗位,还有许多委员响应抗疫号召奔赴一线,有人在社区当志愿者,有人参加了社区代配药小队,有些委员慷慨解囊,在本次疫情中共捐资捐物价值60余万元,他们以实际行动展示了青联组织“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担当作为。
90后基层团干部冲到一线
1994年出生的滕煜是闵行区江川路街道团工委负责人,在近日的保供工作中,他利用大学时食品工程物流方向的专业知识,为守护居民的“菜篮子”出力。
滕煜告诉记者,3月28日晚,江川路街道按照闵行区委、区政府统一部署,迅速筹措生活物资,以4天为一个周期,为辖区近9万户23万名居民提供食品补给保障,他的任务是负责物资临时中转点的物流工作。
滕煜说,当他来到物资临时中转点时,被停满全场的9.6米高栏挂车“震撼”到了。“因为是临时筹措的物资,货品都是未分拣的‘统货’,大家从来没见过40吨的大白菜、30吨的胡萝卜,还有一车车的土豆、西兰花,如果要人工分拣,工作量非常庞大。”
于是,滕煜想到用传输带打造分拣流水线,提高分拣效率。由于一般传输带都是工厂按设计图定制,即使有现成的产品也不一定适用,他就辗转询问了好几个供应商。连连碰壁后他终于联系到一家位于松江的工厂,正好有两条技术指标符合、还未交货的传输带,愿意提供使用。
滕煜说,要临时打造一个“物流中心”,还缺少托盘等设备。当时,街道营商办与辖区内的单位联系,提出支援需求。好在区域各单位很给力,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立即支援了3台电动叉车和4名叉车工,区防汛物资库支援了7套移动灯塔,圣戈班、百事可乐等企业也支援了大量物流托盘等设备。“这些企业本来也停工了,几乎都是‘倾家荡产式’支援,还有的企业负责人教我怎么维修流水线,总之,这个‘小型物流中心’很快就搭建起来了”。
接下来,街道团工委集结了一支由市级机关青年志愿者、区域党建团建单位志愿者和顺丰快递员等共26人组成的分拣突击队。“我们中好多人从来没做过这样专业的体力活儿,卸载货品需要站在托盘上,把一袋100斤的大白菜一点点搬下来。虽然大家干活儿不熟练,但把能动员的力量都动员起来了,这也让我挺感动的。”
滕煜介绍说,从3月底以来,街道已经顺利完成了4轮保供任务,除小区居民外,还为街面上的宾旅馆、工地、码头等部分留守企业的员工,提供了牛奶、面包、熟食等物资。现在,街道筹措的物资都是分拣好的,那座“小型物流工厂”已经暂时“退休”,滕煜也回到街道机关里,继续坚守原岗位。
医学生支援核酸检测
张海扬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的一名在读博士生,3月下旬,他就报名参加了团上海市委组织的“爱心云托班”,为一名在世博展览中心方舱医院的六年级学生辅导英语;从4月6日到17日,他又和其他医学生一起支援核酸检测工作。
4月初,张海扬就和同学一起接受了核酸检测规范培训。当接到支援通知时,1小时内,45名在上海第九人民医院的医学生迅速集结。
4月6日下午,这支医学生核酸检测小组赶到第一站南京东路街道。这是他第一次给别人做核酸检测,没时间犹豫,他牢记培训的要领,跟长征医院的护士搭班配合完成了采样任务。他注意到,绝大多数居民都能配合“大白”的工作,也有个别需要“哄”很久才肯勉强张嘴的“宝贝”,让穿着厚重防护服的医护人员使出浑身解数。
在接下来的几次任务中,这支医学生核酸检测小组越来越熟练,也对驻守岗位的其他医护人员产生了更多敬意。
10天的核酸检测任务让张海扬产生了诸多感悟。他在朋友圈这样写道:“如果要用一句话总结这段经历里的万千感悟,那便是决定出发的那一刻心中便闪过的念头:在这座生病中的城市需要我们的时刻,我们来过,也会一直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