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世遗泉州 纪录片《重返刺桐城》海外首播-凯时尊龙官网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吴晓东)由中宣部对外推广局指导,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支持,福建省广播电视局、中共泉州市委宣传部、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泉州广播电视台、国家地理联合摄制,泉州广播电视台、海峡卫视出品的纪录片《重返刺桐城》(return to zai tun),近日在国家地理亚太、欧洲、拉美、非洲等区域下所覆盖的170多个国家和地区陆续播出。
2021年7月25日,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审议,由22处代表性古迹遗址及其关联环境和空间构成的“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成功入列《世界遗产名录》,正式成为我国第56处世界遗产。泉州,古称“刺桐城”,是唯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包括马可波罗在内的许多海外冒险家,都曾把刺桐城描述成当时世界最大的港口。在中国海洋文明的历史延续和实证中,泉州都是一个重要的缩影和代表。
纪录片《重返刺桐城》在国家地理的播出,是泉州申遗成功后国际主流媒体对这项遗产的一次积极关注与有力宣传,也将为了解古代中国与世界海洋商贸往来、文化交流互鉴打开一扇窗口。该片以史料为证,全面考证梳理了从古刺桐城到今天泉州城的历史沿革,延伸了中国海洋文明的历史轴线。本片以历史进程脉络为经,时代人物风貌为纬,在层层推进中,描摹出这片土地从刺桐到泉州所经历的千年历程,诠释着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向海而生、勇敢冒险、开放包容、多元包容、合作共赢的精神禀赋和人文特质。
据介绍,《重返刺桐城》历经近4年的精心打磨,为确保纪录片史实严谨准确,观点创新权威,摄制团队奔赴20多个国家和地区,搜集了许多关于泉州的历史文献,甚至从海外找到早期出版的《马可波罗游记》教堂版本、《光明之城》首印版等来研读和比对。在此基础上,摄制团队采访了中国社科院和国家博物馆的多位权威专家,重新明确了民间海上交往活动在历史长河中所具备的重要性。摄制团队将视线从泉州向外发散,循着当年航路上重要事件的发生节点,追索实物佐证与当代故事,构建起一个以泉州为支点的多维认知体系。
为使观众身临其境,《重返刺桐城》摄制团队使用许多场景再现拍摄,曾先后在泉州的古遗址现场拍摄了近半个月,后又移师浙江横店拍摄,用三维动画cg的真人演绎还原刺桐城。画质细腻,宛如电影大片,具有极强的艺术欣赏性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