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一平方
北京的这片湿地让白尾海雕不愿离开-凯时尊龙官网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李丹萍 记者 齐征
2022年11月的一天,北京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中心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室副主任张渊媛依惯例在北京南海子麋鹿苑(以下简称“麋鹿苑”)内巡视,路过苑区内文化桥时,听到栖息在此的各种野生鸟群此起彼伏的慌乱叫声。“是不是有新的鸟了,不然为什么它们叫个不停?”张渊媛猜测着,拿起望远镜,看到一只体型巨大鸟类站在空地上。随后,她请专业人员再次查看,确认这是一只白尾海雕——一种大型猛禽,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一般生活在湿地水域,在城市区域较为少见。这是白尾海雕首次造访北京南海子麋鹿苑。
北京南海子麋鹿苑。白加德/摄
近日,在“温暖一平方直播间”,记者采访了北京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了解了白尾海雕为什么久久不愿离开这片湿地。
采访当天,北京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中心副主任钟震宇带领记者去麋鹿保护区湿地外围观测白尾海雕。初春的北京还是一片灰色,这也正是白尾海雕最好的保护色。绕着麋鹿保护区湿地向围栏内的大树上张望,一无所获,来到第四处观测点时,钟震宇低声说:“看到它了。”然而这只位于食物链顶端的大鸟十分机警,也发现了我们,翼展两米的它马上腾空而起,这一飞又让麋鹿保护区湿地内各种鸟类惊叫着四散起飞。钟震宇介绍:“从这只白尾海雕的精神状态、体毛等特征来看,它比较健康。它的尾羽呈棕色,而非纯白色,这说明它可能是一只亚成体。”
研究人员原本预计这只白尾海雕只是迁徙过境,落脚休息后会很快离去,但截至目前,它已停留了100余天。张渊媛分析,主要原因是麋鹿苑为白尾海雕提供了较为丰富的食源。“麋鹿苑的食物链和食物网较为完整,可以给白尾海雕提供丰富的鱼类。即便在水面结冰的冬日,仍有多种动物可以供白尾海雕取食。”
无论是丰富的食源,还是安静安全的栖息环境,都与麋鹿苑这些年对生物多样性的监测、保护以及对湿地生态系统的修复工作分不开,智慧鸟类监测系统便是近期启动的项目之一。
该系统启用于2022年7月,是北京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中心与中科院半导体所鉴海防研究员团队合作建立的一套基于人工智能(ai)的鸟类智慧监测识别系统。通过5g网络将高清摄像头采集的高分辨视频信号实时上传至服务器后进行计算机人工智能识别。“它可以全天候开展监测服务,极大提高了监测工作效率。”张渊媛说。
生物多样性的监测和评估是一项复杂的工作,人工智能可以作为专家的有力助手,替代一些比较简单重复的监测工作,但这不意味着人工智能可以完全取代人工。“目前,系统还仅适合于监测湿地区域比较慢速、静态的鸟类,对于林鸟和飞行状态的鸟类的监测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张渊媛表示,随着人工智能技术深度学习算法模型的进一步升级,我们期待能够把它应用到多种生态类型,助力生物多样性的监测与保护。
钟震宇告诉记者,通过区域监测,我们可以了解整个区域野生动植物的数据,从而对其进行保护。更重要的是,通过对全域做生物多样性的本底调查,掌握整个区域的生物资源,为下一步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工作,促进区域的生态发展,提供数据支持。
经过多年的研究保护,麋鹿苑内野生动植物种类和数量日益丰富。以鸟类为例,近20年来,累计共发现270余种,每年监测到的数量可达几十万。这里还可以看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猎隼、黑鹳,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灰鹤、大天鹅等。
2022年,北京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中心基本完成了对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亦庄生物多样性的本底调查与评估工作。2021年6月,麋鹿苑将麋鹿正式引入北京野鸭湖国家湿地公园,并对该区域的生物多样性进行了试验监测……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工作,我们始终在路上。”该中心主任白加德表示,未来,麋鹿苑将持续开展对生物多样性基础理论知识方面的研究工作,发挥麋鹿在栖息地中生物多样性的旗舰作用,带动栖息地生物多样性的变迁,深化对麋鹿未来的生态价值研究;不断深化对北京全域生物多样性的调查,成为北京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的生力军,成为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教育的领头雁。与此同时,进行对生物多样性保护技术的集成和推广工作,应用无人机、红外相机、卫星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进行生物多样性以及栖息地环境变迁的分析,让生物多样性的调查研究和评估工作走向全方位、立体化、全面化,科学化。
日常生活中每个人的行为都会对生态有着或小或大的影响。作为普通人,我们该怎么做呢?
张渊媛认为,近些年来,公众对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保护的意识逐年提高,但仍然存在不足。“很多观鸟爱好者和民众听到白尾海雕造访麋鹿苑的消息后,就想要亲眼看到或拍到白尾海雕。然而,白尾海雕对周边环境非常敏感和警觉,大量观鸟爱好者聚集于此,拿着“长枪短炮”拍摄,可能会对它的栖息和捕食造成一定的影响。”钟震宇建议大家见到动物时,“不要冲动物高声喊叫、投喂、围观、驱赶或投掷物品,并听从工作人员的管理要求。”
“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生态环境多样性以及遗传多样性3个层次。”白加德表示,这3个层次听起来很遥远,其实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一棵树上既有昆虫,又有鸟,还有大量的微生物,一棵树的生态环境就是生物多样性。保护一棵树,就是在保护一个以树木为主的生态环境的生物多样性。”白加德说,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生产生活的基础,没有生物多样性,没有社会的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