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log|全国政协委员高福:平急结合的公共卫生体系亟待完善-凯时尊龙官网
3月5日,展望“十四五”时期目标任务时,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表示,将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构建强大公共卫生体系,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人均预期寿命再提高1岁。
“我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已经由解放初期的35岁提高到2019年的77.3岁。”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疾控中心主任高福在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独家专访时表示,这其中疫苗、免疫规划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背后靠的是人才。然而,人才流失问题已经成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中最突出的短板,是公共卫生改革中最亟待解决的问题。
根据政策要求,我国疾控机构人员编制数应按各省级行政区每万常住人口1.75的比例核定,但数据显示,每万常住人口疾控人员数仅1.35,为国家标准的77.1%。2010年到2018年,我国各级疾控中心人员总数减少3.9%,其中作为专业技术主力的执业医师也下降10.8%。
“我今年的提案主要是注重科技创新与疫苗研发,希望构建现代疫苗研究中心,这些都需要人才去推进,抓人才就抓住了根本。”高福说。
公共卫生领域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高福认为,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需要以科学为基础,必须是高精尖的人才。例如新冠肺炎疫情出现时,没人知道它是什么,需要通过测序、病毒分离、确定流行病学主要参数等,这些都是科学问题。从科学层面上讲,人才需要有创新、创造性思维,“也就是从零到一,想出别人想不到的东西”。从技术层面上讲,需要能把一些科学问题直接转化成可操作的技术。
中国面临的“卡脖子”技术问题,在高福看来这背后实际上是科学问题,“是‘卡脑子’的问题”。高福的另一个身份是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博士生导师,他赞成通识教育。他希望,学生有了基本技能、基本理论后,再延伸专业上的发展。学校在培养人才时,要注重启发、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通用型人才。
高福提到,虽然公卫人才匮乏,但公卫人才的择业机会非常广泛,一些人才在考虑事业发展时,可能选择研究机构、大学等,连保险公司都希望招聘公卫领域的人才。特别是医改以来,临床医学发展比较快,预防医学发展受到一定的限制,疾控人员人均薪酬水平仅为同级临床医生的40%,这都导致了人才的大量流失。
“在公共卫生研究、人才、资金保障上应该有所倾斜,要靠待遇留人。“高福说,如果平时不能留住这些人才,等遇到突发应急事件时,可能就会面临更大的困难。
近日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医防融合、平急结合、中西医并重,为更好地防范化解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风险。
“‘平急结合’的提法非常中肯,医院、疾控系统要做的日常工作是‘平’,关键时刻应对的突发就是‘急’。”在高福看来,“平急结合”应该在公共卫生的日常研究、准备上进行大量投入,有了平时的准备,才会有应急的能力。
高福举例,中国的灭活疫苗走在世界前列,一个重要原因是平时注重研发,比如中国疾控中心有十几个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平时是做一些诊断试剂、疫苗研发的流行病学研究的。当需要加急生产疫苗时,可以把它转化为一个“小车间”去生产,这就是典型的“平急结合”。
如何构建平急结合的公共卫生体系,织好公共卫生底部这张大网,实现关口前移?高福建议,第一,加强基础研究和投入。平时做好对各种公共卫生事件、问题,各种病毒、细菌的认识,把它放在科学层面上加强研究,这就是平。在急的情况下,就能在平时做好的工作基础上及时处理。第二,加强监测工作。由于平时监测工作做得好,这次才能短时间之内发现它是冠状病毒,对病毒的性质进行基本判断。
高福坦言,公共卫生的工作性质决定了做得越好越不会被看见。他希望,公众可以加强对公共卫生的支持,因为“任何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需要以‘科学为基础、公众参与、行政决策’三者缺一不可”。
采访:谢宛霏 拍摄:于世奇、赵蕾 制作:王骏扬 编辑:王聪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