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瞧那些振兴乡村的年轻人-凯时尊龙官网

作者:左橙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年03月08日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左橙

在今年广西平南县的“两会”上,县人大代表郑军翔提交了一份议案,建议开通一条从县城到高铁南站的公交线路,让公交车能经过自己所在的村子。

一年前,郑军翔从广东一家化工厂辞职返乡,当选村党委书记。

最近,郑军翔关注全国两会,对政府工作报告中保障民生的部分很有感触。

2022年,当地合作医疗保险从280元升至320元。“交的钱多了,补贴也就多了,最终得益还是群众。”郑军翔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上个月,村里有一个脱贫户住院就医,花费差不多10万元,报销了九成,“是很大的福利”。

从化工厂回到村子后,郑军翔开始操心村子里一户户熟悉的人家。

郑军翔和村里的老党员唠家常 受访者供图

去年春耕时,持续的干旱让庄稼遭了殃。灌溉是大事,关乎24个屯1100多亩种植水稻和玉米的基本农田。郑军翔调研、筹备了快一个月,终于把江水抽到了地里,乡亲们的收成有了保障。

“好几次梦见通水了,结果醒来发现还没有。”那段时间的操劳让郑军翔意识到实干的重要性,“传达精神、宣讲文件、深刻领会,是要不来水的”。

在江西省高安市,青年黄彬通过“大学生村干”考试来到了村子里,他做过传媒类的创业项目,为很多企业和政府设计过形象标识和宣传方案。

黄彬在村里的辣椒大棚 受访者供图

当地的特产是辣椒,黄彬拿起设备,拍摄辣椒美食制作的过程,参与设计“椒哥辣妹”形象宣传村里的辣椒,“希望‘椒哥辣妹’能像‘冰墩墩雪容融’一样,成为辣椒界的顶流”;他将防溺水、防秸秆焚烧等基层事务制作成音频,用村子的大喇叭播放。

黄彬对今年两会全国人大代表孙军的议案特别有共鸣——《支持大学生投身乡村振兴,争做新型职业农民队伍领头雁》。

孙军在走访农业企业和农户时发现,有技能、懂管理、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找不到、用不起、留不住;现从事农业一线劳作的大都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生的农民,一二十年以后,谁来担当、怎样担当的“接盘”问题面临“断层”危机。

为补上述短板,更好地推动乡村振兴和产业兴旺,孙军建议,要鼓励和支持大学生积极投身乡村振兴事业,争当领头雁——带出一支有技能、懂管理、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

关于“有技能、懂管理、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来自江西九江农村的全国人大代表李洪亮建议,培养“乡村振兴职业经理人”,用市场化手段解决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问题,让农村农业成为创新创业的新天地,也是对乡村振兴的“精准助推”。

2012年,大学毕业的李洪亮投身基层,成为了一名大学生村官。近年来,他发现农业经济合作组织迅速发展,文旅融合等新产业、新业态层出不穷,这就要求村集体在选才引才时要超越本村本土的局限,在更广阔的范围招揽人才。

全国人大代表张天任则认为,乡村振兴还可以引导在外的“乡贤”回报桑梓,农村外出人员,可以化作项目回归、资金回流、信息回传、技术回援、人才回乡、公益回扶,为家乡的高质量发展助力赋能。实施“乡贤回归”“乡贤带富”工程,不仅能够夯实农村的产业基础,还可以通过产业拉动,促进更多的人员回归,全面重焕农村活力。

来自河南的人大代表吕妙霞则希望科技人才能更深入地投入到乡村振兴的建设中。吕妙霞2009年开始返乡创业,带动当地成为闻名全国的草莓种植基地,让小小草莓成了当地群众的致富果。不过,她发现目前仍有不少农民因为缺乏技术、不懂管理,错过了很多好的农业项目和产业,种的依然是几十年前的老几样,不敢尝试和创新。

在吕妙霞看来,想要破解这一难题,就要让科技人才走到农村、走到田间地头、走到农民中去,教农民优质高效地种好每一亩田。她建议建立乡村振兴科技人才工作站,壮大科技人才队伍,助力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同时,对实践经验丰富的“田秀才”“土专家”给予相应的政策倾斜,让他们安心、放心、舒心地扎根农村,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

在今年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范迪安还建议,在新发展理念指导下推动艺术赋能乡村振兴,组织艺术力量投入乡村规划建设、乡土建筑设计、乡村环境生态美化设计、乡村造物传统的现代转化和创新发展、乡村艺术节等具体课题的研究,使乡村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农业景观、风貌景观形成有机整体,彰显地域特色,避免“千村一面”。鼓励和支持高等美术院校设立乡村振兴研究机构,建立跨学科人才培养和设计研究机制,为实现“农村美”的美好蓝图贡献力量。

全国政协委员吴德则关注高层次农林人才。在《关于振兴新时代西部农林高等教育建议的提案》中,吴德建议设立“西部高校振兴发展专项资金”,经费支持向西部农林院校适当倾斜;增加西部农林院校的硕博士招生指标,支持西部农林高校改善人才培养结构,显著提升高层次农林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优化一流学科和博士点布局,开展“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工程”,支持西部农林院校一流学科和国家级创新平台建设 。

在那份议案里,郑军翔建议开通的公交线路途经网红拱桥、郑成功文化园、小龙虾基地,是一条“休闲娱乐、文化科普、产业振兴”路线。郑军翔说,这个季节拱桥边的格桑花开的正艳,周末不少游客从县城来“打卡”网红桥,年轻人喜欢去郑成功文化园拍照,“希望公交线路修好以后,来村里玩可以更加方便”。

平南县网红拱桥旁的花海景观 受访者供图


【责任编辑:秦珍子】

从玲娜贝儿到冰墩墩,这届玩偶为何让人如此“上头”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03-08 14:14:47

给青年电影人机会,上海国际电影节启动“y计划”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03-08 14:14:45

女性健身图景:掌控身体意味着什么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03-07 21:19:10

愿她的身体, 拥有自由的张力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03-07 21:19:12

​中青阅读2022年3月女性书单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03-07 21:22:41

泥河湾考古新进展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2-03-07 10:13:41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