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文化论坛上,他们这样解读文化-凯时尊龙官网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7月25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沈杰群 胡宁)文化距离我们有多远?又该如何拉近文化与大众的距离?在北京文化论坛上,“大咖”们给出了他们的答案。今日,首届北京文化论坛开幕。在圆桌对话环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持人白岩松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学部主任、研究员王巍,作家梁晓声,北京市东城区委书记孙新军,抖音集团首席执行官张楠,国际博物馆协会副主席安来顺展开对话。
王巍从事考古工作长达整整40年。在北京文化论坛上,他感慨,周口店遗址1929年就被发现了,但发掘工作持续进行;他40年前参与了琉璃河遗址的考古发掘工作,而该遗址2021年的新发现,见证了北京3000年建城史,可谓“老树开新花”。
7月25日,2022北京文化论坛开幕,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学部主任、研究员王巍,作家梁晓声,北京市东城区委书记孙新军,抖音集团首席执行官张楠,国际博物馆协会副主席安来顺在圆桌对话环节中交流。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隽辉/摄
王巍指出,建立考古遗址公园,是让公众了解考古的一种非常好的方式。与此同时,像《中国考古大会》《国家宝藏》《唐宫夜宴》等丰富多彩的节目,也让考古越来越走近大众。
今年春节,由著名作家梁晓声的小说改编的电视剧《人世间》成为爆款剧。梁晓声坦言,他曾经历过一个时期,想通过文学作品向别人证明自己有一些才华。然而,怀揣这样的想法,“在面对稿纸和面对自己笔下人物的时候,写作是会打架的”。等到创作《人世间》的时候,他已能彻底排除掉这类念头。结果发现写作变得相对纯粹,“就像绘画者用笔给自己熟悉的人物画素描”。
梁晓声说,自己几乎没写过战争年代的人物,但是最近读了相关的资料和故事,发现很多真人真事令他感动,于是想把他们的形象、故事写在作品中。梁晓声说,凡是他笔下可敬可爱的人物,都会成为他“超现实的精神上的朋友”,这让他感到愉快。
“我在从事现实主义创作多年的过程中,对于现实主义有了更多理解。所有优秀的现实主义作品,那些作家都在努力通过作品,向世界传达人在现实中应该怎么样?我们能不能做得更好?我觉得这是文学作品和现实社会、和人的一种关系。”
“文化看似无形,实则有序,它的力量就在于百姓日用而不觉,能润物却无声。所以我们要极力地让无处不在的文化更能够被感知、被人懂、被人用。”东城区委书记孙新军如是说。
在孙新军看来,文化与城市发展是融荣共生的。“城市承载文化,文化赋予城市以灵魂、以精气神。没有文化的城市可能金玉其外,也可能暂时走得快,但很难走得远。北京有3000多年的建城史,800多年的建都史,建筑不停地浴火重建,但文化绵延不绝”。
大众该如何在北京这样文化富集的城市中汲取文化养分?“北京拥有204家备案博物馆,是世界上拥有博物馆资源最多的城市之一。北京还拥有7处世界文化遗产,3800余处不可移动文物。”安来顺在圆桌对话中表示,如今,北京的博物馆的吸引力不断增强,中国博物馆交流的大门向世界敞开。
安来顺认为,未来中国博物馆“走出去”要解决好“向谁讲、讲什么样的中国、如何讲中国”等问题。
在安来顺看来,北京本身就是一座巨大的博物馆。未来,北京打造博物馆之城潜力无限。他认为,想建博物馆之城,需要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其中,“这本质上代表了这个城市的公共文化事业对公众文化主体权利的尊重和认同”。
网络平台已成为年轻人与中华文化艺术之间的桥梁。据张楠介绍,目前“大戏看北京”项目已联合12个院团和文艺机构、79个项目共81场演出在抖音平台展开宣传。同时,互联网平台也给非遗等带来了“活下去、活得更好”的新机遇。张楠表示,很多手艺人、非遗传承人在网络上实现了“破圈”,让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和发扬。通过平台的电商渠道,他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切实的改善。
北京文化论坛以“传承·创新·互鉴”为永久主题,以“推动文化创新 赋能美好生活”为首届论坛的年度主题。论坛包括开幕式暨主论坛、4个分论坛及相关活动,力争打造成为文化领域的全国性品牌论坛。